濮阳网讯 12月28日,孟瑞鹏的父亲孟现杰告诉记者:“因为两次尝试试管婴儿都没有成功,瑞鹏的母亲现在正在调养身体。我们决定委托计生部门帮助我们在孤儿院领养一个健康的孩子,这样生活也有个精神寄托。”
时间回到今年2月26日14时30分左右,随同母亲到清丰县韩村乡西赵楼村串亲戚的两个女孩(一个8岁,一个5岁),在该村“莲花池”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,两个人大声呼喊救命,孩子的母亲闻讯赶来也大声呼救。来该村见朋友的孟瑞鹏正好走到附近,听到呼救声,他第一时间赶到池塘边,以最快的速度脱掉衣服,跳入水中救人。后来,在村民张龙和卢延章的合力施救下,两名落水儿童最终获救,而孟瑞鹏却再也没能上来,生命定格在了24岁。救人之时,孟瑞鹏还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2级法语专业的一名在读学生。
孟瑞鹏的家庭并不富裕,为减轻家庭负担,上大学期间他积极申请助学贷款,并在学校打零工挣取生活费。尽管是独生子,但他从不娇气偷懒,还时常帮父母做家务。孟现杰和妻子在镇上打零工,起早贪黑,每次回到家,儿子都会把饭做好。看到父母的衣服脏了,孟瑞鹏就主动替父母洗衣服。孟现杰身体一直都不好,患有高血压、支气管炎等疾病,孟瑞鹏就上网查医院、找专家、找药方给父亲治病。孟瑞鹏常说,人这一辈子最应该做的事儿就是孝敬父母。
除了孝顺父母,孟瑞鹏还是一个乐于助人、有担当的人。上小学时,有一名同学因患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方便,孟瑞鹏就经常搀扶他或用自行车推着他上下学,一推就是几年。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同学们的眼中,孟瑞鹏是一名标准的“暖男”:2014年12月,同学王小梅的助学贷款没到账,他顶着寒风骑自行车带她跑到银行查询;当看到同学出行不便时,他就用自己打零工挣的钱买了一辆电动车,作为全班同学的交通工具……
2012年,孟瑞鹏所在的村进行饮水工程改造,打井工程队将原本应打130米的深水井只打了90米,导致井水含泥沙多不能饮用。当时正放寒假在家的孟瑞鹏与村委会主任一同找到工程队负责人,坚决要求井深达到标准。看他们态度坚决,工程队只好另打了一口130米的深水井,使水质达标。2015年1月,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家属区附近,一位提着水壶的老人不慎摔倒,刚好路过的孟瑞鹏快步跑到老人身边,轻轻将其扶起。同行的室友说:“你去帮人,也不想想,如果被讹了就不值了。”孟瑞鹏说:“不用多想,帮助老人没有值不值得,那是必须做的!”
孟瑞鹏常对自己说:“我还很年轻,在今后的人生中会遇到很多人,经历很多事,得到很多,也会失去很多。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绝不能丢,一样是理想,另一样是良心。”(记者 李铂冰)